近期,白俄罗斯驻华大使馆提出,“白罗斯”并不是“白俄罗斯”,要求规范对其国名的称呼。这世上没什么“白俄罗斯”、“黑俄罗斯”,只有“白罗斯”。那么,“俄罗斯”、“白俄罗斯”、“白罗斯”之间有什么渊源呢?
其实,人们一直以来都将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视为同族同源的“一体三毛”,即俄罗斯为大毛熊,乌克兰是二毛,白俄罗斯是三毛。他们的族源都是东斯拉夫人,都源自古基辅罗斯公国。
只是现在大毛和二毛因为克里米亚问题咬得很激烈,大毛和三毛关系倒是密切。大毛甚至还提出,要将三毛收编为“自治共和国”的要求,因此三毛也显得有些警惕。但从历史上看,他们是纠缠不清的。
“门外的野蛮人”这个典故由此而来,此时古罗马帝国门外的野蛮人,还是日耳曼族群诸部落,以及后来的胡人部落,比如“上帝之鞭”阿提拉之类。
当日耳曼族群各部落席卷富庶繁荣的西欧,建立大大小小的哥特人、汪达尔人、法兰克人、勃艮第人、朱特人、撒克逊人等各王国,以及后来查理曼帝国、神圣罗马帝国之后,西欧诸国门外的野蛮人,就变成了来自东方的阿拉伯人、蒙古人、奥斯曼土耳其人等。
当崛起于东欧大草原的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变成世界历史上疆域最为广阔的两洋帝国后,号称继承了东罗马帝国双头鹰国徽的沙俄帝国,更是一个奇异的存在。俄罗斯一直觉得自身是欧洲国家,但西欧社会却一致认为俄罗斯掺杂了蒙古帝国专制的基因,是“白皮肤的蒙古人”。
伊凡三世的双头鹰徽章。1472年,伊凡三世迎娶了拜占庭末代皇帝侄女索菲娅为后。索菲娅佩戴着拜占庭帝国威严的双头鹰徽记来到俄罗斯,并协助他击败蒙古人,把俄罗斯的土地基本上联合到一起,形成一个疆域辽阔的统一的国家。
庞大的俄罗斯帝国在欧洲人眼中,一直是如同利维坦一般的巨兽,天然有一种恐惧和排斥的心理。布热津斯基曾说过:
俄罗斯不是一个民族工具,而是扩张和发展经济的工具;俄罗斯人一直以来有的是帝国使命而非民族使命。
换而言之,俄罗斯体量太大了,一个曾经的超级大国,拥有能将地球毁灭很多次的核武器,再加上宗教因素、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和地理政治学格局的影响,欧盟不可能接纳俄罗斯。但乐于接受俄罗斯曾经的小弟,比如波罗的海三国、乌克兰之类。对照近期的俄前情报人员“中毒”事件,双方互逐外交人员等,俄罗斯与欧美的矛盾无可回避和调解。
作为一个平凡人,无论多辛苦的事,对外人都是不足道的。所以爱人啊,要有爱人,也要成为被爱的人。要创造魔法,要让微不足道变得重若千钧,要让细枝末节变成缠盘硕枝。 by 大斯
在这一背景下,白俄罗斯很严肃让我们叫他的“真名”:白罗斯,大概有点想与老大哥做切割的意思。但白俄罗斯号称“欧洲的朝鲜”,总统卢卡申科已连任了五个总统任期,即将干满四分之一世纪。而且白俄罗斯宪法取消了总统任期限制,比普京的俄罗斯干脆多了。只要卢卡申科“老爹”身体硬朗,这个总统就可以一直干下去。
西方对这个高度极权体制的国家显然颇有微词,美国前国务卿赖斯,就将白俄罗斯列为“全球六大据点”之一,与古巴、伊朗、朝鲜并列。但白俄罗斯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却是相当低调,很少出来搞事情,抱着老大哥的大腿,默默地过着自己的小日子。这种状况下,想跟老大哥切割,也不太容易。
纵观历史,白俄罗斯那是相当低调,缺乏存在感。白俄罗斯位于东欧大草原,东北方向是俄罗斯、西北方向是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波罗的海三国,西南是波兰、南边是乌克兰。欧洲第三大河第聂伯河横贯白俄罗斯、乌克兰,最后流入黑海。大河上下,自然是文明诞生、民族迁移的生命摇篮和重要通道。
白罗斯地处东欧平原,境内地势低平,森林覆盖率达39%,有“万湖之国”美誉。
白俄罗斯一马平川,大多数都是平原,有着广袤的森林和肥沃的土地,生活在这里的东斯拉夫各部族渔猎耕种,一派田园风光。不过,这里也正处于来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维京海盗南下抢劫的“瓦希商路”,因此白俄罗斯也是来自瑞典的瓦里亚基人建立的留里克王朝基本盘之一。
“瓦希商路”是东欧平原上纵贯南北的一条商路,从波罗的海经过东欧最后到达拜占庭。公元10世纪到11世纪,这条商路在发展古罗斯的经济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嗜血的狂战士》一篇中,介绍了留里克王朝的由来,当时诺夫哥罗德地区的东斯拉夫各部族征伐不断,秉着“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原则,一些斯拉夫贵族邀请了瓦里亚基人的首领留里克率领一批能征善战的武士跨海而来,建立了留里克王朝。
留里克,是留里克王朝的创立者,属于来自日德兰半岛的诺曼人。留里克王朝是统治东斯拉夫人的古罗斯国家的第一个王朝,公元882年开始定都于基辅,故又称基辅罗斯。
从诺夫哥罗德往南,就是近代俄罗斯、波兰—立陶宛联邦浴血争夺的重镇——斯摩棱斯克,往西一点当时建立于白俄罗斯土地上的波洛茨克公国,顺着第聂伯河往南就是号称“俄罗斯众城之母”的基辅。
总之,创立了基辅罗斯公国的留里克王朝,是俄罗斯的第一王朝。“罗斯”,在斯拉夫语中是“精于航海的人”的意思。只是这群维京海盗来到斯拉夫人的海洋中,很快就斯拉夫化了。
B瓦斯涅佐夫《罗斯受洗》。罗斯受洗使罗斯人告别了多神教的信仰,对基辅罗斯公国及现代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从公元862年正式建国的留里克,到征服基辅的奥列格大公,到征服波洛茨克公国(就是白俄罗斯区域)的斯维亚托斯拉夫大公,乃至公元988年正式接受东正教、实现“罗斯受洗”的弗拉基米尔大公,崛起于东欧大草原的基辅罗斯公国,在与拜占庭帝国(也就是东罗马帝国)的打打和和中,政治与文化开始受到西方的影响与融合,东正教在基辅罗斯公国广泛传播。
“罗斯受洗”促进了基辅罗斯公国与拜占庭帝国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也推动了统一的罗斯民族与国家的形成。弗拉基米尔大公也因此完成了从战神向圣人的转变,当然这也是俄罗斯电影《维京:王者之战》的主题。
《维京:王者之战》根据弗拉基米尔一世的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他一路征战建立伟大帝国的传奇故事。
在基辅罗斯的大旗下,白俄罗斯、乌克兰是主体,至于莫斯科大公国,此时还是东北部的偏远边疆地区。基辅罗斯西靠拜占庭,是经济文化发达和人口稠密区;东边则要应付来自高加索及中亚地区的草原游牧部落,是野蛮落后之地。
如果没有蒙古人西征,基辅罗斯可能会以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地为中心,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大帝国;也有一定的可能像它的西邻神圣罗马帝国一样,成为松散的封建联邦,甚至像波兰一样走上“贵族民主制”的道路。
《维京:王者之战》讴歌的圣人、战神弗拉基米尔大公拥有12个儿子,而他将土地分给了自己每一个成年的儿子,这显然还是封建分封的路数。弗拉基米尔大公死后,他的儿子们又走上了父亲曾走过的老路,诸子争位、国家分裂、大打出手。
好在弗拉基米尔大公的一位儿子,“智者”雅罗斯拉夫大公聪明机智,搞定了诸位兄弟,维系了基辅罗斯公国的统一和强大,还在内政外交、教育文化上展现了自己的智慧。但基辅罗斯的国家体制显然是不稳固的,一旦没有雄主镇住局面,国家很快就会四分五裂。
事实上,“智者”雅罗斯拉夫大公死后不久,基辅罗斯就分为了大大小小50多个公国,虽说大家都号称有留里克王朝的血统,但大封建贵族各自划分势力范围,关起门来做“皇帝”,国家已经形同分裂了。
1240年,当蒙古铁骑如狂澜一般横扫东欧洲时,基辅罗斯各公国很快被消灭,蒙古军队一直打到匈牙利的布达佩斯,让欧洲再次惊恐地高呼“黄祸论”。
拔都“长子西征”,先后征服罗斯各公国。1243年,拔都建立“金帐汗国”。
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的儿子拔都在新征服的土地上,建立起了疆域广袤的钦察汗国,也就是金帐汗国,包括东欧大平原上的基辅罗斯故地、西西伯利亚,南抵里海和高加索地区,征服了钦察人、保加尔人、斯拉夫人、鞑靼人等东欧及中亚诸多民族。但蒙古人的入侵就像大潮一般,汹涌狂暴,来得快、退得也快;金帐汗国的统治松散而粗疏,大潮退去,大大小小的势力,逐渐浮出水面。
期间,原来的边远地区——莫斯科大公国乘势而起,靠着替金帐汗国收税、当小弟,不断积蓄力量,慢慢强大起来。莫斯科,这个位于伏尔加河与奥卡河之间的高地、森林环绕的小城,慢慢成为了近代俄罗斯强大的起点。
而此时的白俄罗斯、乌克兰则成为了波兰——立陶宛联邦统治的区域。金帐汗国的统治给予了莫斯科大公国重整俄罗斯势力的历史机遇。从1328年起,莫斯科大公国的统治者甚至获得了“弗拉基米尔大公”和“罗斯诸王公之首”的称号,并取得代替蒙古统治者征收全罗斯贡赋的权力。于是,大量财富流入了莫斯科。
看似强大的金帐汗国,其实就是一个欧亚多民族组成的混合体,统治阶层蒙古人非常少,很快被突厥化;又缺乏经济和文化向心力,其统治不可能长久,庞大的汗国很快分崩离析成大大小小的汗国。
莫斯科大公国则乘势摆脱金帐汗国的统治,扛起了“解放全罗斯人民”的大旗。后来,更是宣布继承拜占庭帝国的遗绪,用起了双头鹰的国徽,担当起了“东正教世界领袖”的责任,开始建立以莫斯科为中心的统一的俄罗斯国家。
1547年,莫斯科大公国的伊凡四世加冕俄罗斯第一任沙皇,他是第一个“使俄罗斯强大”的统治者。这是一位意志坚硬似铁、极为残暴冲动的君主,号称伊凡雷帝。他的“雷”大多数表现在杀人如麻、残忍无情上,与雷帝GAGA的“雷”是完全不同的。
伊凡四世在位期间,“沙皇”成为俄国君主的正式称谓,俄国向农奴制的泥潭中又陷进一步。
伊凡四世的雷厉风行,大多数表现在他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了中央集权,组建常备军。特别是从1545年到1552年,伊凡四世倾举国之力,先后四次出兵,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状态消灭了喀山汗国,并实施了大规模的种族清洗,充足表现了伊凡雷帝残忍而又执着的性格。
金帐汗国灭亡后,蒙古鞑靼人势力大致上可以分为喀山汗国、阿斯拉罕汗国、西伯利亚汗国和克里米亚汗国。伊凡四世消灭伏尔加河畔的喀山汗国,真正改变了俄罗斯与蒙古鞑靼人的力量对比。俄罗斯战斗民族的扩张特性正式开启,走了大规模的对外战争之路。
到了晚年的伊凡雷帝,依然火爆脾气不减,在一次暴怒的争吵中用权杖打死了自己的继承人伊凡太子,而他剩下的二儿子费奥多尔天生体弱多病,还有些弱智,小儿子季米特里刚出世,不到十岁就夭折了。
俄罗斯著名画家伊利亚列宾经典杰作《伊凡雷帝杀子》,其专制的暴虐最后反施其身。
伊凡雷帝算是亲手埋葬了自己的王朝,留里克王朝血统就此绝嗣断根。在经过数十年所谓“大空位”的时期后,其中波兰也来掺和了一下,送过来两个假沙皇。直到1613年罗曼诺夫家族的米哈伊尔一世被推举为沙皇,开创了俄罗斯历史上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王朝——罗曼诺夫王朝。俄罗斯历史上著名的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均出自这一家族。
罗曼诺夫王朝最著名的沙皇彼得大帝。他的革新,使俄罗斯快速地发展成为东欧的强国。
罗曼诺夫王朝的建立,让俄罗斯帝国如同打了激素一般开启了疯狂扩张的步伐。北扛瑞典,定都圣彼得堡,一直打到了波罗的海,向北推到了北极圈;向南狂揍奥斯曼土耳其,一直打到了黑海边,拿下了克里米亚半岛;向东吃下了整个西伯利亚,越过白令海峡,拿下了阿拉斯加,并窃取了贝加尔湖以东以南,以及外兴安岭大片领土,向西与普鲁士、奥地利三次瓜分波兰,使这个曾经的东欧大国亡国100多年,这些都不再一一细述了。
罗曼诺夫王朝是统治俄罗斯的第二个和最后一个王朝,也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
总之,俄罗斯帝国的崛起,将白俄罗斯、乌克兰又重新拉回了“东斯拉夫人的大家庭”。只是此时,大家的情感都已发生了变化。
在莫斯科大公国还在与蒙古金帐汗国周旋时,白俄罗斯已经被波兰—立陶宛联邦占领。但波兰—立陶宛一直都松散的封建联邦形式,白俄罗斯地区拥有相当大的自治权,而且白俄罗斯也堪称欧洲的“天府之国”,环境优良、物产丰饶,小日子过得还算安逸。
乌克兰则是蒙古鞑靼人与欧洲基督教世界作战和互相劫掠的中心区,双方在这里打来打去,特别是克里米亚汗国在这里开展掠奴活动,搞得这里硝烟四起、废墟遍地,出现了“白骨露于野,百里无人烟”的局面。
乌克兰人,其实就是波兰人所说的“边区人”,在这片混乱无序、统治力量薄弱的土地,主要聚集了大量的逃奴和强盗土匪,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哥萨克”。17世纪中叶,扎波罗热的哥萨克社群发动了著名的“赫梅利尼茨基大起义”。这应该算是乌克兰人追求独立建国的一次起义活动。沙皇政府把握机会,趁机支持哥萨克起义,将波兰势力逐出乌克兰,算是恢复了古基辅罗斯公国的故地。
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虽说出自同源,都源自基辅罗斯公国。但如同电影《叶问3》当中,争夺“咏春正宗”一样,三家也都觉得自身是“罗斯正宗”。事隔数百年后,乌克兰、白俄罗斯感觉自己血统更纯正,不太看得起掺了蒙古人血统的俄罗斯。白俄罗斯的“白”,一说是因为当地人喜欢穿白衣服,但斯拉夫语来看,这个“白”还有“纯”的意思。白罗斯,也就是人家才是纯种的罗斯人。
描述三十年战争中蒂利伯爵胜利的白山战役油画。三十年战争是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演变而成的一次大规模的欧洲国家混战,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全欧洲大战。这次战争是欧洲各国争夺利益、树立霸权的矛盾以及宗教纠纷激化的产物。战争以哈布斯堡王朝战败并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而告结束。
17世纪中叶,欧洲“三十年战争”后,代表重建国际秩序的威斯特伐里亚体系建立,意味着民族国家的兴起。民族意识成为地缘环境、政治认同、经济体系和文化结合的产物。这一期间,乌克兰、白俄罗斯都逐渐形成了主体民族认同,即觉得自身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而不是某一个国王、贵族或主教的子民。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定了以平等、主权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准则,其后的战争是在民族国家之间为了各自国家的利益而战,不再有中世纪般为了某一所谓神圣原则而发生的战争。
这一时期,俄罗斯吞下乌克兰、白俄罗斯,想形成大俄罗斯民族的认同其实已经晚了,乌克兰、白俄罗斯民族复兴意识从未断绝。一战后,乌克兰、白俄罗斯短暂独立建国,后来又被瓜分。直到苏联解体,这两个国家才真正获得独立。
其实,罗斯、罗刹、俄罗斯主要还在译法方面的区别,俄罗斯这个叫法其实是因为蒙古人大舌头发音不标准。白俄罗斯改名白罗斯,并不代表其大政方针会出现什么根本性的变化。卢卡申科同志依然是“终身大总统”,依然坚持与俄罗斯一体化,国内依然还是计划经济,不过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还算安稳,基础设施还不错,经济发展也还可以。
虽然是强人政治,但比失去了卡扎菲的利比亚、失去萨达姆的伊拉克,以及现在打成一锅粥的叙利亚,还是强多了。而且,白俄罗斯还有坚决不出口的“战略资源”——美女,所以叫“白俄罗斯”,还是“白罗斯”有什么所谓。正如郭德纲所说:名字就是一个代号,叫什么不吃饭?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